郭建斌,博士,副教授,硕士生导师,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、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、教育基本理论、教育哲学等方面的研究。
近年来,先后主持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、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7项,参与省部级课题10项,出版专著1部,参编、著著作4部。在《教育学报》《高等教育研究》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》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》《湖北社会科学》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。博士学位论文获2021年度山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。著作获2022年度山西省“百部(篇)工程”优秀成果奖一等奖。
[1]郭建斌.关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脱节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思考[J].新课程,2015,6,38.
[2]郭建斌.由“培养什么样的人”到“培养人的什么”——论教育目的的教育学转向[J].太原师范学院学报(社科版),2015,6,114-116.
[3]郭建斌.论教育学的生成路径[J].太原师范学院学报(社科版),2016,3,108-110.
[4]于若凡,郭建斌.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在中国的回顾与展望[J].太原学院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6,6,82-88.
[5]郭建斌.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[J].高等财经教育研究,2016,1,1-4.(该文的核心部分被《中国社会科学报》(2016-3-17)转摘)
[6]侯怀银,郭建斌.“高等教育”解析[J].大学教育科学,2016,4,21-26.(该文被《人大复印资料(高等教育)》2016年第10期全文转载,被《新华文摘》2016年24期摘编核心观点)
[7]郭建斌.由“教育学中国化”到“中国教育学”[J].现代教育科学,2017,4,1-5.
[8]侯怀银,郭建斌.民国时期教育研究方法的考察[J].教育学报,2018,1,95-104.
[9]侯怀银,郭建斌.现象学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[J].高等教育研究,2018,6,59-66.
[10]郭建斌.家庭教育、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共生关系研究[J].终身教育研究,2018,2,40-43.
[11]侯怀银,郭建斌.民国时期教育学教材中的“儿童”研究[J].河北师范大学学报(教育科学版),2018,6,21-27.
[12]郭建斌.“第三届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创新中外学者论坛”综述[J].山东社会科学,2018,8,194.
[13]侯怀银,郭建斌.民国时期的社会教育研究——基于民国时期社会教育著作和教材的考察[J].教育史研究,2019,2,108-126.
[14]郭建斌.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反思[J].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,2019,2,114-122.
[15]郭建斌.论作为评价的教师反思[J].新教师,2020,1,12-14.
[16]郭建斌.弗莱雷《被压迫者教育学》在中国的引进及影响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,2020,28,8-12.
[17]郭建斌,侯怀银.后疫情时期社会教育的责任[J].中国成人教育,2021,4,7-11.
[18]郭建斌,侯怀银.中国共产党教育学思想百年发展历程及启示[J].中国教育科学,2022,2,22-32.
[19]郭建斌.评《共和国教育学70年》丛书[J].教育科学探索,2022,4,97.
[20]郭建斌.基于教育质量形成的“评价教育”探析[J].现代教育论丛,2022,4,84-90.
[21]郭建斌.教育学原理学科建设的历程、成就和展望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,2022,25,3-9.
[22]郭建斌,侯怀银.近十年我国社会教育研究的进展、问题和趋势[J].终身教育研究,2022,5,13-19.
[23]郭建斌.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概论教材建设研究[J].中国教育科学,2022,6,61-69.
[24]郭建斌.论“生命·实践”教育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及启示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,2023,28,3-9.
[25]郭建斌.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的回顾与展望[J].湖北社会科学,2023,12,23-31.
[26]郭建斌,申思淼.试论思想政治教育[J].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,2024,3,52-55.
[27]郭建斌,申思淼.新时代我国课程思政理论研究述评[J].中小学教材教学,2024,7,18-24.
[28]郭建斌,侯怀银.建设具有世界意义的中国教育学[J].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,2024,6,39-45.
[1]主持2016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“社会的高等教育责任研究”(2016SY010)。
[2]主持2018年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“美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”(2018BY034)。
[3]主持华东师范大学“生命·实践”教育学研究院2017年度大学生招标重点课题“‘生命·实践’教育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”。
[4]主持2021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“思想政治教育学学科建设研究”(2021YJ062)。
[5]主持2024年度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青年课题“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研究“(2024QN009)。
[1]侯怀银,等.德国教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18.(参著)
[2]侯怀银.新时期教育史纲(1978—2018)[M].福州:福建教育出版社,2020.(参编)
[3]郭建斌.玛克辛·格林实践教育哲学思想研究[M].北京: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22.(专著)
[4]侯怀银,等.当代中国教育学教材史[M].北京: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,2024.(参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