侯红霞,女,山西河津人,复旦大学法学博士,山西大学教授、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主任,山西省“三晋英才”青年优秀人才,山西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“思想道德与法治”教学指导组组长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。
近年来,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等各类项目共10项,出版专著4部,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。重构了亚当·斯密的美德理论。提出当代中国农民的财富伦理观从“重伦理,轻财富”转向“重财富,轻伦理”。从动力心理学视角探讨贫困问题,试图解释贫困人口内生动力的复杂统一性。提出用人类共同价值规范人工智能技术发展,是抵消其异化程度确保其为人类社会服务的可能方向。获上海市、山西省和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学术奖励多项。
[1]探索数字经济发展的伦理原则.中国社会科学报.2025-1-6
[2]侯红霞.论项目式学习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[J].思想教育研究,2021,(11):103-107.
[3]侯红霞.论德育从知识论转向生成论的必要性及路径[J].教育理论与实践,2021,41(16):51-54.
[4]侯红霞,梁欢欢.系统思维视阈下人工智能发展的伦理困境分析[J].系统科学学报,2021,29(04):51-55+67.
[5]侯红霞.动力心理学视角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研究.学术探索,2020,(12):86-91.
[6]侯红霞.政治生态视阈下村级腐败治理的经验与启示.中南民族大学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9,39(02):138-143.
[7]侯红霞.当代农民财富伦理观嬗变及其原因分析.贵州社会科学,2019,(03):81-85.
[8]侯红霞.农村妇女参政配额制实施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——以山西T县为例.中国农村研究,2015,(02):233-248.
[9]侯红霞,亚当·斯密美德思想及其对我国道德建设的启示,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》,2016,2(1):167—171.
[10] 侯红霞,道德困境及其突破——亚当·斯密的道德哲学意蕴,《山西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》,2013,36(2):136—139.
[1]“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下的财富伦理观研究”.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,2022.9-2025.8,主持人
[2]“当代农民财富伦理观的价值取向与引导路径研究”.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,2016.9-2019.9,主持人
[3]“政治生态视阈中的村干部腐败及其治理研究”.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项目,2015.7-2019.7,主持人
[4]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‘项目化’实践教学改革研究”.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重点项目(思想政治理论课) ,2020.6-2022.7,主持人
[5]“青少年科技素养调查研究”.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(上海凡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代理)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项目,2021.7-2021.12,主持人
[1]侯红霞.伦理道德与社会现实的张力研究.北京出版社2022年。
[2]侯红霞.农民财富伦理观研究.山西人民出版社2020年。
[3]侯红霞.亚当·斯密的美德理论.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。
[4]侯红霞.项目式学习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,山西人民出版社2022年。
[5]侯红霞,庞娟主编.思想政治教育的回眸与前瞻.北京出版社2024年。